以上访手段获取政府财物能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来源: | 作者:田帅 律师 | 发布时间: 2022-03-07 | 1483 次浏览 | 分享到:

“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呢?笔者认为,不管政府补偿的金额是多少,在政府违法征地这一重大背景下,征地补偿方案有理由受到质疑。假如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批准征地、发布征地公告,最终应当补偿多少钱?政府应当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些迄今为止都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况且补偿也是政府主动提出,与李某协商之后共同确定的金额。认定李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进而以敲诈勒索处理显属不合理。

 

二、李某是否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

李某的信访、上访行为与政府给予补偿并无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信访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李某信访、上访系基于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其是想解决政府违法征地前提下一系列不合理的问题。孙某经过政府授意,找李某等人协商解决上访一事,并主动将上访行为与“索赔”捆绑在一起,这才是李某最终获得补偿的原因。因此,李某并未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

 

三、李某是否使“被害人”在产生恐惧心理下交付财物?

 

被害人?

李某钱的原因

孙某

1. 与政府关系好,帮政府忙

2. 怕影响自己公司后续的拆迁工作,系为个人利益考量

政府及政府领导

上访压力大(受到上级政府的信访考核压力)

 

政府因迫于李某等人上访的压力,让与政府有拆迁合作的A公司股东孙某来解决此事,孙某先和李某协商好补偿价格,再向政府领导杨某、孙某层层汇报后,才最终给予李某补偿。

假设孙某为敲诈勒索的被害人,其为何经过向政府层层汇报这样比较曲折费时的过程,征得政府的同意后再给钱?如果政府不同意给钱,其是否大概率不会给钱?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孙某并非敲诈勒索的被害人,其并未产生恐惧心理。同样的,假设政府为敲诈勒索的被害人,政府不同意给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李某等人可能会继续信访、上访,对政府的信访考核不利,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政府的业绩和部分官员的晋升。此时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一来,政府及政府领导不就产生恐惧心理了吗?政府声称受到上访行为的“胁迫”,但该“胁迫”内容并非针对人的生命、人身自由、身体健康等权益,而是会引起上级机关的重视,进而形成上级机关监督、规范地方政府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从理论上说本就应当由地方政府承受,不应当将合法的信访、上访当作是恶害的内容。信访考核之所以对政府及政府领导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影响政府的业绩和部分官员的晋升,归根结底是不合理的信访制度所导致的,这种所谓的“恐惧心理”并非刑法意义上的恐惧心理。

因此,孙某、政府及政府领导所产生的压力,均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被威胁、要挟、恫吓产生的压迫感和恐惧感,不具有造成精神恐慌而被迫交出财物的敲诈勒索性质。

律师咨询 刑事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北京刑事律师 北京刑事辩护律师 北京刑事案件律师 北京刑辩律师 北京刑事诉讼律师 北京著名刑事律师 北京知名刑事律师 北京著名刑事辩护律师 北京著名刑事律师排行榜 北京著名刑辩律师 北京知名刑辩律师 北京著名刑事诉讼律师 北京知名十大刑辩律师 北京刑事案件知名律师 北京刑事案件最好的律师 北京刑事案件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北京刑事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北京知名刑事律师排名 北京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 北京刑事律师前十名 北京刑事案律师排名 北京刑事案件金牌律师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 北京职务犯罪律师 北京经济犯罪律师 北京著名刑事律师事务所 北京律师事务所排名前十名刑事案件 北京受贿律师 北京受贿律师事务所 北京非法集资律师 北京非吸辩护律师 北京涉黑辩护律师 北京金融犯罪律师 北京职务侵占律师 北京走私犯罪辩护律师 北京诈骗律师 北京贪污罪律师 北京贪污受贿律师 北京著名刑事律师 北京刑事案件最好的律师 北京律师咨询 北京律师 刑事犯罪辩护 专业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辩护著名律师 刑事律师事务所哪家好